工業鋁型材拉彎加工廠家生產的彎曲件的精細加工質量涉及彎裂、回彈、偏移、翹曲、畸變等:
1.彎裂
最小相對彎曲半徑,是指在自由彎曲保證坯料最外層纖維不發生破裂的前提下,所能獲得的彎曲件內表面最小圓角半徑與彎曲材料厚度的比值。對于一定厚度的材料,彎曲半徑越小,外層材料的伸長率越大,當外邊緣材料的伸長率達到并超過材料的伸長率后,就會導致彎裂。在一般情況下,不宜采用最小彎曲半徑。當零件的彎曲半徑小于表 3-2 所列數值時,為提高彎曲極限變形程度,防止彎裂,常采用的措施有退火、加熱彎曲、消除沖裁毛刺、兩次彎曲(先加大彎曲半徑,退火后再按工件要求的小彎曲半徑)校正彎曲以及對較厚材料的開2槽彎曲等。
回彈2
塑性彎曲與所有塑性變形一樣,伴有彈性變形。由于彈性的作用,彎曲后制件的彎曲角度和彎曲半徑發生變化,而與模具工作尺寸不一致的現象稱為回彈,彎曲回彈的表現形式包括以下 2 個方面。彎曲半徑增大:卸載前板料的內半徑為r( 與模的半徑合 ),載后增加至 r。半徑的增量Ar 為
N=n-r
彎曲角度增大: 卸載前板料的彎曲件角度為( 與模頂角合 ),卸后增大到。角度的增量Aa為
Aa = a, -a
(1) 影響回彈的因素
材料的力學性能。材料的屈服點o,越高,彈性模量 E 越小,即E 的比值愈大,則彎
回彈越大。
@相對彎曲半徑。相對彎曲半徑 r/t 越小,板料的變形程度就越大,總變形中彈性變形所占的比例就減小,所以回彈值越小。
3彎曲件角度。彎曲件角度a越小,表示變形區域越大,回彈的積累越大,回彈角越大.G彎曲方式。自由彎曲與校正彎曲比較,由于校正彎曲時內外區縱向應力均為同號( 壓應力)因而減小了彎曲回彈。在無底凹模內作自由彎曲時,回彈最大。
G模具間隙。壓制 U 形件時,模具間隙對回彈值有直接影響。間隙減小,由于模具對板料產生擠薄作用,可使回彈減小;反之,間隙越大,回彈越大。
6彎曲件形狀。彎曲件形狀越復雜,一次彎成角的數量越多,由于各部分的回彈相互牽制故回彈就越小。一般彎曲U形件比V 形件的回彈小。(2)回彈值的確定
由于影響彎曲回彈的因素很多,因此,回彈值的計算比較復雜,也不準確。通常在設計及制造模具時,一般是先按經驗數值或用理論公式計算出回彈值作為參考,然后在試模時加以修正。
小變形程度(r/>10)自由彎曲時的回彈值。
當相對彎曲半徑r/>10 時,彎曲件回彈后,彎曲角度和彎曲半徑發生了較大變化。因此,必須同時修正模具的彎曲角度和圓角半徑。凸模工作部分的圓角半徑 r和彎曲角度可根據的r、a按下列兩式進行計算:
p/Et
ag=a-(180°-a)
( 3-3)
( 3-4)
凸模的圓角半徑(mm );式中,ra
-彎曲件的圓角半徑(mm);
aa一一彎曲凸模的角度(·);
a 一彎曲件的角度 (·);
-彎曲件材料厚度(mm);
o一彎曲件材料的屈服應力 (MPa):
E-彎曲件材料的彈性模量 (MPa)。
2 大變形程度(r/t<5)自由彎曲時的回彈值當相對零由半徑 <5 時,彎曲件國時圖半徑的變化很小,可以不子考慮、僅需專此省度的回彈,其回值可查表確定。表至5所示為片由曲件角皮為90”時部分材裝的濟遞魔3.6 所示為單角校正曲時的回彈值。